作者:閆利
求變方能應變。
在地產的存量時代,如何更快融入全新房地產新紀元成為每家房企都要思索的命題。
2019年初,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率先明確了地產、機器人、現代農業的未來三大重點業務,同時提出碧桂園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指明了公司科技創新、多元布局的方向。
時隔2年,作為地產龍頭,新型產業在多元化之路上也愈發變得可持續。
碧桂園的“機器人藍圖”
初繪藍圖時,碧桂園期待解決的是行業發展的痛點。
眾所周知,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傳統建筑行業用工短缺、人員老化、成本上升,作業環境“危繁臟重”,在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方面存在風險高、生產效率低等問題。
作為業內規模最大的龍頭房企,碧桂園率先用“建筑機器人+裝配式建造”的模式探索生產方式變革,這也被碧桂園方面認為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盤點2年多成果來看,碧桂園重點圍繞建筑機器人+BIM+新型裝配式,搭建系統化研發體系,組建5大研究院,招募4000多名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進行建筑機器人及相關智能施工設備、裝配式等的研發、生產與應用,同步實施系統化產業布局,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手段,打造全周期的智慧建造體系。
截至2020年9月,公司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500多項,其中已獲授權700多項,發明專利120多項,其余的正在審查待授權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在建筑機器人方面,在研建筑機器人50款。
其中,地面整平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混凝土預制構件(PC)內墻板搬運機器人、PC內墻板安裝機器人、地磚鋪設機器人、外墻噴涂機器人、室內噴涂機器人等累計36款產品投入工地測試應用,有10多款進入產品化階段,填補了行業空白。
此外,為打造世界一流機器人研發基地,做全球領先的特種機器人服務商,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與國內外知名高校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湖大學、 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深度合作,充分依托和發揮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儲備、資源市場等優勢,推動產業開發平臺建立,共同推進相關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有調研數據顯示,如果是同一個工作,機器人的效率要比人類高出4倍。
除了建筑業的升級,碧桂園將機器人還應用在了餐廳領域。2020年6月22日,圍繞餐飲大市場,碧桂園旗下的千璽機器人集團發布了新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推動傳統餐飲業的智慧化,打造全球最大的集開發、生產、運營、供應鏈體系于一體的智慧餐飲集團。
截至2020年10月,千璽集團已申請各類專利700余項,自主研發機器人設備及軟件系統80多種,已完成漢堡機器人、云軌系統、一體化全自動蒸箱、火鍋智能配餐機器人及自動物流系統等61種樣機的研制,而且正式對外運營高達13家實體門店。
在碧桂園看來,積極擁抱高科技、加速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可以更好賦能碧桂園的高質量發展。而多項專利的申請則體現了碧桂園在ESG方面的努力。
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提到,機器人餐廳能夠向全世界提供健康衛生、好吃、快捷、實惠的美食;建筑機器人能夠提升工地的安全、效率和節能環保。碧桂園正在依靠機器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助力國家科技進步的同時,大步邁向“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這一宏偉目標。
智慧農業之路
如果說機器人是碧桂園多元化產業的一招棋子,那么智慧農業就是碧桂園期待發力的第二方向。
此前,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就表示要順應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振興做些什么。隨后,碧桂園親力親為,積極踐行其企業責任。
2018年,碧桂園宣布引入高科技發展現代農業,助力農民增收、振興鄉村,并為全社會每一個家庭提供豐富、安全、好吃、實惠的產品。年內,楊國強仍然心系農業,并表示,要加快布局“無人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
從進度來看,碧桂園與北大荒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已經展現出了重要成果。此外,碧桂園貫穿上下游,已經拓展了海外大農業、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社區生鮮門店等多板塊。比如在武漢建設“中國種谷”,推進中國種業發展;攜手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實現糧食安全;收購華大農業,依托科技研發優勢,探索構建全產業鏈現代農業。
而且不同于傳統農業,碧桂園的智慧農業也是以全面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等信息技術為支撐和手段,在農業全鏈條、全產業、全過程實現智能化與泛在化。
這些均與碧桂園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轉型息息相關。
碧桂園高度重視ESG事業
擁抱高科技方能更好擁抱未來,這是下一個十年碧桂園定下的期許。
除了機器人和智慧農業,碧桂園的產業投資還囊括了多個產業生態,且通過投資多家知名企業參與新興業態。
業內人士稱,碧桂園各大環節環環相扣,在賦能被投資企業的同時,又能不斷發掘產業鏈上創新發展最活躍的領域,通過支持細分行業領軍企業發展,相互協同,形成緊密聯動、全面完備的全產業鏈內循環,最終給予主業強有力的助推,助力房地產全產業鏈持續革新。
可持續性也是通過產業的協同得以迸發的。
國際投行看好碧桂園的下一步發展。摩根大通此前在研報中表示,碧桂園已經成長為一個贏得投資者信任的公司,相信碧桂園在未來3年依舊會有良好的凈利潤增長,并且因為低線城市土地成本投入少,相應的風險也很小。
國內券商也看好碧桂園的全生態產業鏈的天然基因,以及其地產、農業、機器人的多元化布局。
東方證券CEO 資深股評專家藺常念提到,碧桂園具有投資價值,除傳統發展商外,碧桂園也積極發展智能家居,業務上運用機器人來節省成本,增加效率。
目前,多家房企都在通過多元化發展來更好賦能主業,碧桂園的選擇當然也有著濃厚的時代背景和發展邏輯,這是順勢而為,也是順勢敢為。
楊國強將此戰略的轉變稱作“二次創業”,而只有緊跟時代潮流,碧桂園方能屹立時代潮頭,成為地產業的弄潮兒與拓荒者。